民間故事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承載著人們對真善美的夢想。包含有民間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故事,名人佚事,外國民間故事等。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童話網民間故事大全頻道發佈古今中外的民間傳說、神話傳說故事,供大家閱讀欣賞。
自從鐵木真當了蒙古部落可汗以後,本部的元老、守舊派人物扎木合對他就仇恨起來,唯恐削弱本部族的割據勢力。 這一年,初秋的一天,成吉思汗1臂托獵鷹,身跨駿馬,肩背雙弓,鞍掛四個箭囊,和箭筒士們出獵到了孛爾罕山。這個消息像風一樣傳到了扎木合耳裡...[閱讀全文]
傳說揚州失守,康王1隻身逃難走江南,一路上他被金兵追著,走走躲躲,躲躲走走,多時才逃到臨安。 一天他沿著古驛道,走馬來到一座大禪寺的山門口,抬起頭來一看,只見山門上方寫著淨相禪寺四個宋楷大字。他一路上走得口渴了,便跳下馬背,把馬拴在山門口...[閱讀全文]
話說闖王李自成兵圍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禎皇帝1雖知大勢已去,終不肯束手待斃,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堅守不出,以待救援。 闖王義軍攻城不克,損失慘重,軍師宋獻策獻計,讓闖王設法動搖崇禎堅守孤城的決心。他附在闖王耳邊,如此這般說了一通,闖王...[閱讀全文]
南京城東面有座四方城。四方城裡有塊大石碑,是明成祖1為他父親朱元璋樹的神功聖德碑。它在當時是全國頭號大的碑了,可原先明成祖叫人做的另一塊碑,比它還要大好幾倍,碑身、碑座、碑帽加起來,足有廿四層樓房那麼高,到現在還躺在湯山附近的陽山上。...[閱讀全文]
在洛陽一帶,流傳著乾隆皇帝游龍門,掃要店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在洛陽通往北京一條官道上,有個村子名叫要店寨,寨子不大,只有一千多戶人家,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背倚巍巍邙山,俯瞰滔滔洛水,南通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孟津渡口,自古以來,一直為陳兵...[閱讀全文]
乾隆皇帝下江南,帶著皇后那拉氏,那麼多的宮娥綵女,還有一大幫隨行護駕的官員、侍從、衛兵。乾隆登上龍舟,沿著大運河,順流而下,蕭管鼓樂,吹打得好不歡樂;皇上有時還捨舟登陸,乘坐鳳輦鸞輿,大隊人馬,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把腳下的大道都踩寬了。...[閱讀全文]
在一個苗家寨子裡,住著一對老夫妻,老漢名叫篙確,老婆婆叫娓鳥。他們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女兒,喜歡得什麼似的,給她取名叫榜篙。這榜篙啊,長大了真是心靈手巧,紡花刺繡誰也比不上她。小伙子們沒有一個不喜歡和她接近,可是在榜篙看來,沒有一個合她的...[閱讀全文]
朱元璋自從做了皇帝之後,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生怕有什麼人密謀策劃,害了他的性命,奪了他的帝位。特別是那些功臣勳將,開國元老,更使他覺得可怕。偏偏這兩年又碰上天象多變,非旱即澇;夜間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從天上墜落下來。今天落了一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