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了,,可以自由地移動身體了,不再那麼黏媽媽了,開始主動找爸爸玩了。當爸爸進家門的那一刻,寶寶就會迫不及待地朝著爸爸爬過來或者走過來,抓住爸爸的褲腿不放。寶寶的這些表現會讓爸爸激動不已,還有什麼理由不和他玩呢?! copyright dedecms
爸爸是孩子的好夥伴
本文來自織夢
孩子喜歡和爸爸一起玩兒,很多時候是因為爸爸獨特的養育風格。比如拿抱孩子這個動作來說吧,媽媽們通常由始至終都會用同一種方式來抱孩子,而爸爸總是會在很隨意的狀態下不斷創新——正著抱、反著抱、抱腿、抱腰、抱屁股、提拉雙臂、拔蘿蔔(雙手捧著孩子下巴往上提)、甚至是把孩子頭朝下倒著提起來!每當孩子看見爸爸走過來,內心都充滿期待,不知道自己將會以怎樣的方式離開地面。
爸爸的“粗野”還不止在這一個方面。爸爸喜歡用自己的的身體給孩子當爬桿、當大馬、當搖籃(媽媽就比較喜歡用成品的玩具),讓孩子盡情的在自己的身體上玩耍,有時候還會讓孩子騎到自己的肩膀上,或是舉起孩子的身體快速旋轉,讓他不停的尖叫大笑;如果在路上遇到動物或者陌生人,爸爸通常坦然的站在旁邊,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媽媽會緊張一些,本能地靠近孩子去保護他)。 織夢好,好織夢
和爸爸在一起玩的興奮和快樂,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巨大的衝擊和挑戰,讓孩子的心緒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爸爸的“粗野”和媽媽的“細膩”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養育風格,對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是大大有好處的哦。 dedecms.com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醫學與健康專家告訴我們:經常和孩子一起遊戲,可以使大人保持情緒的興奮狀態,它能激發體內細胞的活力,有益身心健康! 織夢好,好織夢
不知疲倦的“老頑童”
本文來自織夢
“小孩子的工作就是玩兒”,要想讓孩子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活躍,爸爸們可要實實在在當好“老頑童”才行。
有足夠的熱情和孩子一起“工作”,是“老頑童”必備的首要心理條件。因為只有當爸爸滿懷激情,主動積極地和孩子一起玩兒,這種能動性才會充分的被孩子接收到。爸爸也會在和孩子一起組裝玩具、過家家、做手工、畫畫、講故事的過程中,發掘孩子無窮的、神奇的創造力! copyright dedecms
“老頑童”不僅要有熱情,還得“會玩兒”,懂得創新才好。玩什麼?怎麼玩?這是爸爸要好好琢磨的事情,哪怕是無規劃無設計情況下的“傻玩兒”,爸爸也要有足夠的敏感度——孩子喜歡這種玩的方式嗎?他有參與的激情嗎?他的小腦瓜此刻又在想什麼呢?
“老頑童”的第三個必修課,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多元的、更豐富的、更具有互動性的玩耍環境。比如現在很多城市裡的家庭,都住上了高層公寓,視野是更寬廣了,可是孩子玩耍的空間卻小得可憐,基本上就是自己家裡那巴掌大的地方,抬頭低頭看見的也僅僅只有幾個家裡人,這對於渾身充滿了“玩細胞”的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憋屈了。作為爸爸,不妨換上便服、登上球鞋領著孩子走出家門,去一個更寬闊,更能夠與人交往互動的地方玩兒!
copyright
下面推薦適合1-2歲寶寶的好爸爸父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