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文字,因為妙趣橫生的寓言小故事能告訴孩子生存的大道理,可以令孩子受益一生。寓言故事頻道有現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語,寓言故事及寓意,國內外的經典原創寓言故事作品等。
雕住在沙漠裡。沙漠裡沒有泉水和森林,雕於是飛得很高,在高空盤旋,為要望見它所要望見的東西。它望見東方有渺渺茫茫的無邊無際的大海,北方有鬱鬱沉沉的連綿幾千里的森林,西方有柔媚多姿的忽飛忽舞的彩霞,南方有平鋪著像天鵝絨一般的綠地。 雕於是往東...[閱讀全文]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釣魚與眾不同:釣魚線只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而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作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出的魚便能裝...[閱讀全文]
一天,一隻野豬不知怎的闖進了農民的豬圈。 野豬看見豬圈裡躺著的幾隻家豬,不禁詫異地問道: 「看你們的樣子多麼像我,你們都是豬嗎?」 一隻家豬打了個呵欠,懶洋洋地回答說:「是啊,我們都是豬。這點還用懷疑嗎?」 野豬說:「你們怎麼變得這樣懶懶散散...[閱讀全文]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閱讀全文]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於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閒遊閒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裡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閱讀全文]
原來,宓子賤做過單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見他整天彈琴作樂,悠閒自得,根本沒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單父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後來,宓子賤離開了單父,接替他的是巫馬期。巫馬期每天天沒大亮,星星還沒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閱讀全文]
在一個偏僻閉塞的地方,有一個讀書人。這個人有些文化,但學問並不高,而且他什麼也不會幹,靠著祖上留下的一點微薄的家產,整天好吃懶做,異想天開。最後,這個讀書人坐吃山空,他身邊僅剩下一隻瓦甕了。儘管這樣,他依然每天幻想,把瓦甕當作寶貝,白天...[閱讀全文]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天賦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當時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讚賞,被認為是小神童。儘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努力,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非常嚴肅認真,從不馬虎草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不同的習慣...[閱讀全文]